|
关注嘉微科技,获取运维新知识
本文内容
研发运营一体化平台是未来IT建设的方向
应该说,“一切以业务为中心”已经成为IT行业的共识。无论是研发部门还是运维部门,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支持业务的发展。
在这样的共识下,研发和运维部门必然会从传统的独立和相对孤立逐步走向融合和统一。随着 DevOps、微服务、敏捷、运维自动化等概念和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完善,这个过程正在加速。
在一套平台上实现研发与运维之间敏捷、紧密、顺畅的协同合作,构建研发与运营一体化的IT运营平台,是当前的共识,也是未来的方向。
构建“研发与运营一体化”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理论基础、组织架构、工具平台,这三个方面可能是我们考虑的重点。
首先泛目录研发,要明确建设目标和方向,通过调研、沟通、讨论、决策,确定建设方向和口号。目标本身可能根据时间和空间维度而有所不同:未来不同时间点要实现什么样的建设目标;在目前的空间容量状态下要达到什么样的建设目标。
我们用来指导目标设定的理论基础是什么:ITIL、ITOM、DevOps、精益敏捷、行业标准、大公司的最佳实践、国家标准?目前这些理论基础是否正确?是否适合作为制定目标的指南?它对我们需要实现的业务目标有益吗?这些可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如何分解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保证责任能分到团队和人,保证有人全力以赴推动目标的实现。以及我们当前的 IT 架构是否需要调整以确保实现目标。
最后,我们需要购买或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工具或平台,以确保我们的目标是可行和可实现的。中间还要考虑产品或平台本身的成本、建设周期以及是否有利于目标的不断推进。
时间维度的建设目标:自动化、数据化、智能化
我们粗浅的理解:在时间维度上,“一体化研发与运营平台”在能力上一般要经过“自动化”、“数据化”和“智能化”三个阶段。
在“自动化”阶段,重点是实施工具驱动的操作。“自动化”,顾名思义,专注于通过平台和工具实现研发、测试、部署、运维、运营等IT场景的自动化。通过平台和工具的自动化能力,将之前破碎的、手动的、孤立的场景串联起来,从研发到运营的整个IT流程都在可视化界面中打通。
在“数据化”阶段,重点是实现数据驱动的运维。通过接入平台中的大数据模块,实现研发、运维、运营的数据访问、存储和分析。在对数据进行全面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数据驱动的研发运营。例如,通过收集新功能的用户体验数据来决定是否启动新的研发需求和研发计划来改变业务或应用的体验。
在“智能”阶段,重点是实现机器驱动的运维。这个阶段是一个比较晚的阶段,需要前两个阶段能力的积累和转移。现阶段,智能运维/运营机器人基于智能算法的机器学习进行训练,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化运维。
三个阶段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体化研发运营平台”时间线上的建设目标梯度。
空间维度建设目标:监督、管理、控制、过程、分析
无论“研发与运营一体化平台”建设的目标是什么时候,都可能需要考虑对IT对象的监督、管理、控制、过程和分析。
监控:对业务、应用、支持应用的组件进行整体监控,可连接故障自愈模块,实现过程中故障的自动恢复。
管理:IT对象的配置管理,统一的配置中心,提供配置数据,支持研发运营一体化场景。
控制:通过SaaS层工具实现研发、测试、部署、运营等各种场景的自动化、数据化和未来智能化。
流程:通过平台对接流程平台,实现ITIL流程的自动化执行。
分析:在自动化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提取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研发运营某些方面的知识。
IT对象的监督、管理、控制、流程、分析贯穿于“研发与运营一体化平台”建设的全周期。
组织与团队
在实现“一体化研发与运营平台”建设的过程中,从技术上讲,组织和团队本身也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以匹配目标。
例如,如果将蓝鲸作为整体PaaS平台构建“一体化研发运营平台”,由于蓝鲸PaaS平台与SaaS场景的分离,传统运维团队会出现一些裂变:
依托平台提供的内部生态,IT团队可以人尽其才,发挥所长,稳步成长;对实现业务目标和IT建设目标有积极作用。
PaaS平台脱离SaaS场景,沉淀工具文化
“一体化研发运营平台”建设在具体方案或产品选型阶段实施。我们肤浅的理解是应该摒弃之前的烟囱运动——即通过不断部署更新的、更加孤立的烟囱工具,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统一的PaaS模型平台,通过运维开发模式来实现构建场景SaaS工具,构建企业内部研发运营生态,沉淀自身的工具文化。
蓝鲸研发与运营一体化平台架构图
由于平台本身采用SOA松耦合架构模型,针对时间维度的建设目标:自动化-数据化-智能化,通过将“数据平台”模块和“AI平台”模块连接到PaaS平台,PaaS平台本身可以通过自动化平台向数据化平台和智能化平台的演进。
同时,由于PaaS平台与平台本身的SaaS场景分离,PaaS平台本身的升级不影响SaaS工具的使用,两者松耦合;因此,基于平台自身提供的前后端开发框架,我们可以利用Python继续沉淀我们的工具文化,覆盖研发(CI)、部署和运营(CD)等应用的全生命周期) 和操作 (CO)。
SaaS工具的运维开发也遵循OASR方法论,如下:
所谓工具文化是指:可以使用工具的地方,不需要人,必须使用人的地方,使用工具来辅助人。
因此泛目录研发,工具文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需要为哪些人(角色)、哪些日常工作(场景)、哪些IT对象和哪些活动提供工具。
比如我们分析一个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可能是这样的:
运维对象:Windows系统、Linux系统、AIX系统等;
涉及的运维活动可能包括:系统部署、初始配置、软件安装、基线管理、安全管理、日常检查、补丁修复、日志分析、故障排除等;
上述活动所属的场景可能包括:系统资源交付、系统日常管理、系统可用性保障、系统安全保障等;
执行这些操作的角色是:系统管理员。
针对以上这样的需求,可以在管理Windows、Linux、AIX的基础上,将所有这些运维场景和活动整合到一个“系统管理门户”APP中,在PaaS平台上定制一个SaaS系统管理员 一种工具,可以在此类工具中自动化大部分日常工作。
嘉威蓝鲸系统管理门户
“研发与运营一体化平台”是IT未来建设的大方向,也是一个渐进变革的过程。路还很长,我会上上下下寻找。
一家人的话可以是个好主意,也欢迎在留言区与同行和前辈一起讨论。
豪侠泛目录站群程序,专业泛目录,站群,二级目录,泛站群程序! |
|